Nano to
Atomistic Mechano
Science Group

Members
Research
Publications
Facilities
Courses

Contact

































薄膜及界面機械性值分析

        積體電路銅內連線、高熵合金薄膜及多孔性低介電常數薄膜,常因製程及使用中之應力,造成薄膜破裂、界面剝離、應力遷移等機械性損壞且在製造工業應用上,為有效提升使用壽命並滿足高硬度、高溫穩定性、耐磨損等需求;需藉由奈米壓痕測試進行金屬薄膜、介電薄膜、透明導電薄膜、保護性硬膜等多種薄膜材料之機械性質特性分析,可評估積體電路多層內連線結構之可靠度及增加工件使用效能

利用奈米壓痕測試,可量測薄膜之機械性質,並分析薄膜破壞之機制;

利用奈米刮痕測試,可憐測薄膜之介面強度,並分析薄膜介面剝離之機制


利用奈米壓痕測試,可量測高熵薄膜之機械性質,並分析薄膜破壞之機制,藉以得知薄膜之塑性變形及耐磨耗能力,此結果顯示薄膜有高抗塑性變形及耐磨能力,其原因為薄膜產生緻密、晶粒細化、晶格扭曲之奈米複合材料結構,強化效果極佳之因素。(Ps.論文發表 (2014) Entroy期刊)

材料奈米尺度機械性質及變形機制分析

   
近年基於在微機電、光電、半導體元件等產品微型化的需求,大大地促進了奈米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當材料結構接近奈米尺度時,因具 有獨特的量子尺寸效應,在光、電、熱、磁、力、化學、震動及頻率等各方面的性質將與塊材有顯著的不同。此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可使元產品尺寸縮減、元件性能 提升、並有助產業升級,此讓奈米材料技術的發展格外受到重視。對於奈米材料的製程良率與使用壽命,機械性質是必要的考量因素。早期認為材料機械強度是不隨 著尺度變化而改變的內含性質,因此部分學者認為奈米材料機械性質與塊材的差異是由於測試型態或是誤差導致。而在近期的研究中顯示當材料縮減至微/奈米層級時,機械強度的確會隨尺度改變及應力應變曲線也明顯不同,代表變形機制的不同而造成,此方面可利用奈米壓痕測試,觀察曲線起伏及周圍變形行為的變化(Ps.論文發表於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期刊,並被審查委員評為Outstanding之研究)


利用奈米壓痕測試,可分析材料初期塑性變形之起始機制及潛變形為及兩材料之間曲線之意義


利用奈米壓痕測試配合電子顯微鏡觀察,可分析奈米材料在奈米尺度下隻變形機制及周遭受壓縮力隻後造成的影響。

臨場(In-Situ)觀測奈米材料變形機制分析

    奈米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積等特殊效應,而呈現與傳統塊材顯著不同之性質;近年來雖有眾多學者頭入奈米材料機械性質與變形機制之研究,但從未能直接以實驗量測觀察尺度在40nm以下之材料機械特性與變形行為。有鑑於此,本研究及透過困難度極高之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臨場奈米加痕測試,對不同尺度單晶奈米材料施加壓縮應力並同步觀察其變形形為。

透過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臨場奈米壓痕測試,對不同尺寸單晶奈米銀球施加壓縮應力,並以高解析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同步觀察其變形行為、應力應變行為、差排初期形成行為、斷裂韌性及變形機制,結果印證差排缺乏與表面重構現象抑制奈米材料塑性變形,呈現完美彈性變形而表現出超高強度。(Ps.論文發表於 (2013)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主題“基礎理論及其他材料”,海報論文競賽優等)

針對三種不同結構的銅,利用奈米壓痕測試配合TEM觀察及力學理論分析薄膜之應力應變行為、差排初期形成行為及變形機制,結果發現不同結構的銅在機制上會明顯不同,則造成差排可能會卡住而有強化現象或是插排容易跑掉而造成軟化現象。(Ps:論文發表於 In MRS Proceedings, Symposium KK “Dislocation Plasticity” of MRS Fall Meeting 2013, Boston, MA, Dec. 1-6, 2013, Th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Warrendale, PA, 2013)

針對三種不同鍵結結構的材料,利用奈米壓痕測試配合TEM觀察及力學理論分析薄膜之應力應變行為、差排初期形成行為及變形機制並比較三種鍵結之間的影響,結果印證鍵結能量確實會造成強度之差異及材料特性的不同會造成不同的變形行為。